乌龟在温度低于15℃就会进入冬眠,一般在冬天能达到4月份。 乌龟进入冬眠后会不吃不喝,所以冬眠前需多喂食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肉类补充营养。 饲养时还可准备湿润的沙土让它钻洞来越冬,并且注意定期浇水保证土壤的湿润。
乌龟要冬眠的原因
乌龟是一种变温动物,在气温下降至15℃以下时才会进行冬眠,因而一旦温度开始回升便会立即进入冬眠状态。 但若气温持续低于20℃,那么乌龟也很有可能会直接被冻死或者进入到冬眠。
乌龟在进入冬眠之后,对于饲养的容器、活动场地等都会存在着极大的消耗,因此为了使乌龟能更好的度过冬眠期,需提前给予足够大的生长空间,并做好保暖工作。 在乌龟冬眠期间,建议将室内控制在1个人的范围内,并减少强光照射。
饲养乌龟时,可选择喂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猪肉、牛肉和鸡胸肉等食物,每周只需增加一次喂食量,让它囤积足够脂肪抵御寒冷。 还需在缸中放置石块,让乌龟自行上岸去挖洞进行冬眠。
气温降低会使得乌龟进入冬眠状态,当室温下降至15℃以下时就会停止进食。 在这期间可喂食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类来囤积脂肪越冬。 冬眠前需将其放置到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排出体内产生的杂物。 在冬眠期间还需准备好柔顺干净的沙子和椰土供乌龟钻洞进行冬眠。
乌龟冬眠原因
乌龟是冷血动物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,并且也不善于经营自己的领地,所以会通过冬眠来减少养分的消耗。 当气温降至15℃以下时,乌龟便会停止进食,等待第二年3~4月气候回暖后才会苏醒。 若气温没有明显变化,则需要准备细软的沙子或是椰土进行保暖。
此外,在每年10~11月时,饲养者可给乌龟准备一些湿润的河沙,它们便会主动的钻入洞中去冬眠。 待气温逐渐升高后,乌龟便会开始挖洞进行冬眠。 在这期间可往龟壳上涂抹粗盐粒来杀灭龟背上的细菌,避免感染病菌而死亡。
注意由于乌龟冬眠时都处于静止状态,因而建议定期带它外出活动、晒太阳以及晒太阳,但需选择早晚温差最大的时间段,否则容易导致它提前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出现死亡的风险。 在冬眠前1周需将其放入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排出体内的杂物,避免肠道堆积在体内产生疾病。
HOT